精選文章

#MeToo事件後:過了一年,你都還好嗎?

去年五月,台灣ME TOO事件延燒,經過一年後,你都還好嗎?

療癒繪本《平行森林》的啟示:人生只有一次,你會如何選擇你的人生?

選擇,常常沒有對錯或好壞,而你想為你的生活做怎樣的選擇呢?

謝謝這些年來的每一個紅葉蛋糕 | 從《不夠善良的我們》談自我和解

願我們都能找到,與那些埋藏在心中已久的陰影自在共處的方式,活得更加釋懷。

探索情緒:讓我們的心聲被聽見

你是否曾經問過自己:「為什麼我總是這麼情緒化?」或「為什麼沒有人真正聽懂我?」

談親密關係關係中的自我照顧

往往是因為我們對愛情抱有過高的期望,並試圖在伴侶身上尋找一種完美,而忽略了愛情和婚姻中最重要的...

心理諮商,帶你認識真正的自己

來諮商時看似不同的困擾,其實都圍繞著同一議題,何謂真正的我呢?

如何避免狼師找上我的孩子?

若能在每一個階段,都能將親職教養做扎實,自然無須終日惶惶,擔心世風日下

該待在舒適圈,還是離開?3個方法,讓你尋找屬於你的舒適圈

其實面對舒適圈並非選擇離開或留下,而是找到自己舒適的一個過程

「孩子想當偶像練習生,好苦惱!」給父母:不急著否定,而是陪孩子探索自己

這幾年來諮詢的家長總有一部份是因此而感到苦惱的,千千的狀況便是如此。

成為伴侶關係中的好球伴

~「話不投機半句多!」是什麼讓伴侶關係中的兩人不再對話、不再有情感上的互動?~

你知道年輕人自殺的主要原因嗎?7個實用自殺防治方法

在這個數據的世代,所有人的表現都被默默標籤著,一個人的工作績效、學習的排名,甚至是成家立業的進度..

如何在這混亂的人世,降低焦慮?試試心流體驗

還記得高中物理課,學過「熵」這個字嗎?

壞習慣又跑出來了嗎?可能是焦慮在作祟 | 透過覺察讓我們更有效率的安排自己

有沒有發現,當我們在遇到壓力、不確定性或是恐懼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掉進一種名為「焦慮的習慣迴圈」當中!

「明明地震停了,卻總感覺在搖晃?」四種緩解假性地震症候群的方法

地震後,你也有假性地震症候群嗎?

諮商心理師可以為金融從業人員的身心照護與支持做些什麼?

金融產業有其文化與特性,簡短分享個人經驗與觀察,希望能支持到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