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心理諮商,帶你認識真正的自己

在我們和心理師第一次見面會談的時候,總是帶著各式各樣的問題與困擾來到諮商室,「我不知道該如何跟我先生相處?」「為什麼爸媽就是無法接受我的選擇?」「我是不是做錯什麼,才讓女友離開了我?」等等。每段人際關係中,雙方都用自己的某些樣貌來和對方互動,就像彼此都戴起各式各樣的面具,開始一段你來我往的舞步。

 

看似不同的困擾,其實都圍繞著同一議題
 

當面具戴久了,可能會感到疲倦,想在對方面前摘下面具透透氣,可是不安與害怕的感覺卻在這時出現了!導致我們開始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在關係中摘下面具,更不知道對方能不能接受我們面具底下的樣子。如果選擇繼續戴著,長久下來,就會逐漸忘記面具底下真實的我是什麼樣子?因此,看似五花八門的議題,或許裏頭都圍繞著同一個疑問,就是「我到底是誰?我要如何才能找回自己真實的樣子?」。


諮商打造的安全避風港,讓我們安心探索自己
 

心理諮商,就是一個被廣泛證實有效的自我探索過程!在這過程當中,有心理師的專業陪伴,以及安全、不被外界打擾的諮商環境,允許我們短暫地摘下面具,把它擺在一邊,試著和心理師一起接納自己真實的樣貌。也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必須表現出很堅強,很努力,以及他人認為我們「應該要」成為的樣子。但在諮商時提供的「安全避風港」裡,我們可以感受內在是否其實有著無助、害怕的情緒,嘗試和這些感覺連結,因為那都是真真實實存在於內心的體驗與經歷,這些珍貴的體驗才是我們「真正」的樣子。在追尋自我的道路上,我們需要這些真實感受的指引。


在諮商過程中會體驗與發現到,許多面具底下真實的感受與反應,也許那些東西原先並不被外界允許,也不被自己接受。可是在心理師的接納和引導下,我們開始利用這些經驗,逐漸拼湊出自我的樣貌,慢慢地「成為自己」。這時候,因為我們已經充分接觸過原先不被認可的情緒或想法,幾次下來也許會發現它們並不可怕,而且我們是可以相信自己的知覺,不必刻意壓抑,或是扭曲自己的感
受。

 

一旦我們了解自己的感受,就能決定是否要跟隨它們,但若是它們一出現我們就急著推開,很可能就會走錯方向,迷失自己。所以,接受諮商後的你,可能會開始和自己說:「和女友分手,的確會讓我感覺難過跟受傷,畢竟她對我來說是重要的人!但我能接受自己有這些脆弱的感覺,甚至允許自己待在這種感覺裡一陣子,而不用急著跳開,更不必把這些悲傷扭曲成對女友的憤怒」。
 

認識自己,是一趟沒有明確終點的旅程
 

當我們更相信自己的知覺、更接納自己的情緒後,「評斷自我價值的標準」將從外界的眼光轉變成我們自己的態度。這股對自己的信任,同時也代表著,我們開始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再需要看別人的臉色做決定。

 

最後,部分前來諮商的個案會到達一個境界,就是他體悟到,所謂「找回自己」從來都不像是「問題獲得解決」、「婚姻關係幸福美滿」或「焦慮、難過從此消失」等等如此固定、明確的目標,而是一個持續且不斷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充滿著挫折與變遷,但也有著發現自我新面目的喜悅。

 

👉預約蔡仁愷 諮商心理師 諮商

 

【提醒】每個人所經歷的生活或心理議題背後形成之成因或解決之道皆不盡相同,故官網文章內容僅供建議與參考,當您需要個人化的幫助,建議考慮尋找專業心理師的協助。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