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從家庭創傷中釋放:是看見傷害我的家人,也曾是受傷的孩子

你之所以成為現在的你,和成長歷程中有著什麼樣的關係?那麼,令人失望的家人,他們又是如何成為現在他們?

給父母的教養心理學│衝動性與延遲滿足

衝動性是動物本能,延遲滿足卻是靠後天才發展出來。研究顯示,如果孩子可以延遲滿足,能預測未來的成就。

總是討好他人,又感到委屈?找到你過度討好的成因,學習做真正的自己 (上)

將討好模式加以分類,並進一步探索形塑不同類型討好模式背後的心理動力,希望能透過瞭解成因來更理解我們自

「面對受創者,你也可以當對方的心理OK繃」心理創傷急救,關鍵在於傾聽、同理與接納

面對心理受創者,與面對身體受創者會有一些相似和相異之處,過往所學的緊急救護技巧可以派得上用場。

怎麼與人親密不久,就會感到厭惡?致性單戀者:你不是不能愛,只是害怕去愛

性單戀者與有好感的對象容易止步於曖昧,難以進一步發展,因在單戀的世界裡,對方的模樣是真實中混合著自己

心理諮商有用嗎?跟朋友傾訴有何不同?關於諮商你需要知道的事

在諮商中,心理師能協助你卸下這些情緒重擔,好好認識自己,找到改變的新方向。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台北諮商所?挑選諮商所的三個建議!

如果你考慮做心理諮商,要如何預約諮商,以及挑選合適的諮商所呢?

如何分辨我是愛上,還是喜歡?從七類型檢視你的愛情!

什麼是愛?什麼是喜歡?教你分辨這份渴望親近的本質

你也有拖延、注意力分散、時常分心的問題嗎?除了藥物治療外,找回專注力的三種方式

注意力不足並非單純注意力的問題,同時還包含工作記憶、執行功能、情緒等面向相互影響。而近年來大腦研究中

夫妻對教養總是不同調,該怎麼辦?

當夫妻之間因為教養不同調常常發生衝突互相指責對方時,孩子的記憶與解讀就有可能會是:「都是我的錯,是我

他外遇之後:最重要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修復自己

得知伴侶的外遇的你,感到心碎、憤怒之餘,此刻最重要的是修復你自己。

為什麼內心在意,卻老是說出傷人的話?教你分辨原生與次級情緒,練習好好說愛

正視你的感受與情緒,每一個你覺得不解的念頭,也許背後都代表一段你曾發生過的記憶,留些時間給自己,探索

你也有退休焦慮嗎?讓我們的退休,成為自我實現的開始!

面對退休,不是結束,更是延續,帶著自己的生命,走向一段更熱情的未來。

不是災難受害者,卻感到身心創傷?給憐憫疲乏的你,五個自我照顧的方法

你可能覺得很困惑,他人經歷一件災難後,明明自己與身邊的人不是受害者但卻感到痛苦,這可能是替代性創傷。

救災工作者的隱形敵人-替代性創傷

是一種同理心帶來的創傷,雖沒有真的體驗創傷,但藉由同理受害者的創傷經驗,也出現了創傷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