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8
生命轉彎的地方-心理師羽心的故事(一)
小的時候,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比別人笨的。因為,我總是無法把黑板上的字抄好;考試時,我也完全知道該怎麼寫。印象中,還曾因此而被老師打,放學後一個人留下來補考。直到後來,媽媽發現為什麼我是趴著寫字的,就醫後才知道原來我有極為嚴重的視覺障礙—視網膜黃斑部病變,雙眼視力0.05,無法矯正。
從那天起,特殊教育介入了我的學習與生活之中。我開始使用大字課本、放大鏡、望遠鏡,爸媽會將課本上的生詞與注釋以白板筆斗大的抄寫在B4的西卡紙上給我看,也經常為我報讀。但似乎總還是有某些我說不上來的困難阻礙著我的學習,所以我的成績始終很不理想,也無任何卓越的表現。但很奇怪的是,每個學期末,當老師表揚同學們的傑出表現時,我也總會公開得到一份獎品與讚揚,老師會說:我們要謝謝羽心,這學期都沒有為我們帶來麻煩。
就這樣一學期、一學期的過去了,我始終不懂得如何惹麻煩,但也漸漸地形塑了「原來我的價值就只是不會為大家惹來麻煩」的自我概念。老師們也總是會對著全班同學說:羽心的六十分,就是你們的一百分。我能感受得到當老師在說這些話時,是因為理解我在學習上的困難,也想藉此激勵同學,但當時的我一直不解的是,為什麼我只需要有六十分的成績就夠了??
從小到大,當我表現不盡理想時,身邊的人總是會對我說:因為你眼睛不好,所以會這樣也是正常的;而當我有理想的表現時,身邊的人又會對我說:因為你眼睛不好,所以別人會給你比較好的待遇,似乎也沒什麼真正值得去肯定的。
視力的困難突顯了許多我與同儕的不同之處。偶爾到廟裡時,我也總會默默的向神明祈求,希望祂能讓我的眼睛盡快好起來。眼睛的困難只是暫時性的,當時的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即便後來我一點一滴隱約地從大人們的反應理解到了事實的真相後,我也從不曾覺得自己視力障礙有絲毫不好的地方,在心態上我也不覺得自己與別人有何不同與差異。如果老師為保護我而給予我特別待遇,我也一定積極爭取,因為我真的不覺得有什麼事情是我有理由不去做或不能參與的。
我始終很能悅納自己的視覺障礙,也總是無畏無懼,歡欣的告訴別人:「我的視力不好,所以說話時無法正眼注視你,請多見諒。」也一直認為在這個文明的世代裡,每個人都是以平等與開放的心胸去尊重與接納差異性。漸漸長大後,接觸了許多的人與事,我才恍然明白世界並不如我所以為的那樣美好,再加上橫在眼前的學習困擾,讓我開始變得鬱鬱寡歡、絕望與自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