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與憤怒情緒和解

 

社會的變遷讓許多為了工作而打拼的我們無形中承受著「難以下嚥」的壓力,也讓我們常常處於焦慮不安、憤怒、憂鬱、悲傷的情緒之中,近幾年的社區諮商輔導工作裡,很常聆聽到來談者一邊訴說著自己如何期盼能夠好好照顧與陪伴自身混亂的感受與情緒,一邊也訴說著自己多擔心成為旁人眼中那些「情緒失控」、「歇斯底里」的神經病,在訴說過程中更不免潸然淚下,然而,當我進一步探問來談者是什麼讓生活變得如此痛苦不堪時,通常,來談者們都會娓娓道來在生活中如何壓抑著自己的委屈與憤怒,只是儘管自己在如何努力調適、再如何努力看開些,「憤怒」總是悄悄地擴散在生活周遭,最終讓來談者們自己都開始懷疑起自己是否情緒失控了、是否太歇斯底里了,也因此亂了手腳壞了生活的步調。

 

    生活中充滿「憤怒」的情緒是許多現代人感到苦惱的事,不管是看見周遭親朋好友為了芝麻綠豆的小事而勃然大怒,又或者發現自己為了辦公桌上處理不完的待辦事項而抑鬱、生悶氣,都讓我們或多或少對於「憤怒」情緒避之唯恐不及。憤怒很醜卻很有用嗎?事實上每種情緒與感受都是一條通往我們內在需要與渴望的「密道」,假若我刻意忽略與壓抑憤怒的情緒,也將減少了貼近與聆聽自己內在需求的機會,以下將簡短說明「憤怒」之於人們的功能:

(1)    憤怒帶給我們力量:處於危險之中,「戰」與「逃」是與生俱來的生物本能,當人們評估當下危險處境自身仍有足夠資源與力量去對抗時,憤怒情緒即是提供我們「戰」時的額外力量,與對自身的信心與保護。

(2)    提供自我界線的訊號:當感受到憤怒,通常是我們感受到自己不被公平對待,或者關係裡被侵犯或侵擾的時候,也讓我們有機會思索在關係中什麼樣的相處方式才是我們心目中最好也最舒適的方式,而這些最舒適方式的期待也都代表著我們的界線在哪裡。

(3)    促發問題解決的行動:對於一個人來說,生活不如預期與期待有時即被視為一種「失控」,憤怒的情緒幫助人們不落於無助與徬徨的狀態,成為受害者,而努力嘗試著建立問題解決的建設性行動。

    綜上所述,其實,憤怒之於人們是很有功能的情緒,若我們能夠好好對自身憤怒的情緒保持好奇與理解,勢必也將更加理解自身內在的需求與渴望,不刻意壓抑憤怒,也將為我們帶來源源不絕的生活動力。因此,面對充滿憤怒情緒的人們與自己,並非是要採避之唯恐不及之策,而是要學習聆聽憤怒情緒背後究竟蘊藏哪些重要的訊息,而對於我們自己,更是要學習理解憤怒情緒背後所隱藏的內在需求,以較為有效與不具殺傷力的方式表達、呈現,若您也對於情緒覺察與表達充滿好奇,誠摯地邀請您參與中心相關心理衛生推廣活動與諮商輔導服務,讓專業的心理輔導人員陪您一起走過這段心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