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為什麼內心在意,卻老是說出傷人的話?教你分辨原生與次級情緒,練習好好說愛
「妳為什麼晚回家也不說一聲,妳知不知道這樣很危險!妳在想什麼!」辰賢一邊大聲的對著唸國二的女兒許寧嚷嚷著,許寧也不甘示弱的說「對!我沒說,但你有必要那麼大聲嘛?」見女兒還理直氣壯,辰賢道「妳還講!自己不打電話回來先講,讓大家那麼擔心,還敢大聲!」許寧委屈極了,啪的一聲眼淚就掉下來,邊走回房間邊說「我又不是故意的,我剛剛搭火車回來手機沒電,所以沒辦法跟你講,你有必要那麼兇嘛……」
關上房門後的許寧既委屈又失望,不懂為何爸爸一回家都不聽他解釋就劈頭一陣罵,在補習班上課到晚上還要搭火車回家,發現手機沒電時她匆匆的趕路回家,深怕媽媽擔心,但進門後爸爸的態度卻讓許寧好受傷。而許寧不知道的是,在她關上門後,辰賢在原地楞了好一會,女兒的眼淚讓他思考自己的態度是不是太兇了,也想到自己明明就是擔心女兒的安全,怎麼會在她回來後,反而對她這麼大聲呢,辰賢想起以前念書時,有次也搭錯火車而晚歸,回到家已滿身汗,而辰賢的母親卻衝著他也是數落了一頓,回想自己與母親相處的過程中,母親的擔心幾乎都會伴隨著責罵,也讓辰賢以為擔心似乎是個不可見或不必要的情緒,想到這裡心裡湧起了對女兒的愧疚。
其實辰賢的狀況普遍存在你我之中,明明是擔心卻用生氣來展現,明明很高興女兒沒事,卻還是要先責怪她,Greenberg 和 Safran(1987)曾提出情緒類型的分類,包含原始情緒是本能外,亦有衍生的次級情緒:
1. 原生情緒(Primary Emotion):是指個體對環境最原始、直接的情感反應,也 是很立即性的,而多數學者認為人類的基本情緒為「快樂」、「驚訝」、「憤怒」、「恐懼」、「悲傷」、「厭惡」等六種,有些情緒會由這六種進行疊加。而正面情緒多數會直接表現,如高興、喜悅及興奮;會被隱藏或無法直接表現的多屬負面情緒,如生氣、悲傷及害怕。
2. 次級情緒(Secondary Emotion):次級情緒是針對於原始情緒再次反應的結果,是衍伸而來的而非基本情緒,因無法直接表現真實的情緒,潛意識選擇壓抑或用較能控制、較被接受的情緒呈現,以替代原本的情緒;也可能因某些負向的經驗,而不願嶄露真實的情緒,進而衍伸的情緒為次級情緒。
辰賢一開始發現女兒晚歸的時候,擔心(原生情緒)女兒的安全,但隨著時間過去,開始有些心急(次級情緒),所以等到女兒回來之後,不習慣表達擔心的他,選擇了生氣(次級情緒),而造成兩人之間的誤會,也讓女兒誤以為父親不關心她,卻不知道父親心急如焚。有時我們因為自己某些經驗,而無法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也很難表露出來,而用其他方式替代,卻造成反效果的時候,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自己的感受是什麼?我真正的心情是什麼?是不是曾經有什麼經驗,讓我很難說出口,可能是自卑,可能是害羞,亦可能是羞愧,而這如何隔絕你與自己真實的感受?
正視你的感受與情緒,每一個你覺得不解的念頭,也許背後都代表一段你曾發生過的記憶,留些時間給自己,探索這些說不出口、看似很沒道理的感覺,你會有機會貼近自己一些,也可能會有機會與早年的生命經驗和解。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