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4
我適合做什麼?
- 我適合做什麼?
經常與學校的職涯發展中心合作,協助在校學生職涯諮詢服務,在職涯諮詢的現場,有些同學是帶著自己的想法來與我討論,但漸漸發現有一部份同學,一坐下來便問「我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甚麼?」、「我適合做甚麼?、我能做甚麼?」。他們告訴我「我真的沒想法」,著實讓我非常訝異,我有時會開玩笑跟他們說「你們應該很乖,每天來學校上課,然後下課回家上網或睡覺,沒其他事了,對嗎?」。這些同學也很坦白誠實,果然回應我說的確如此。
這個階段是從國中開始一直到大學階段,探索時該做甚麼?可以做些甚麼呢?除了學校課堂給的學業理論、專長技術,還有課堂外的,例如社團、比賽、營隊、交換學生、企業實習、參加研習演講、甚或是打工,都會是很好的探索機會,這些參與的過程,會吸收到資訊、結識同好或同儕、成功人士、以及在團體中慢慢意會出自己多數是扮演甚麼樣的腳色,是領導、執行者、連結者、還是支援者?這些發現都會是有意義的,才會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初步構思想法。

職涯歷程中,約莫20歲是邁入職場的年齡,而在15歲開始到20歲這個階段,我們每個人是有任務的,千萬別忽略這個邁入職場前的重要任務,那就是「職前探索」。沒有好好走過這個階段,屆時懵懂沒有目標的就業,花了很多年的光陰才發現自己,浪費了自己寶貴光陰、甚或是錯過很多機會,實在可惜。
這個階段是從國中開始一直到大學階段,探索時該做甚麼?可以做些甚麼呢?除了學校課堂給的學業理論、專長技術,還有課堂外的,例如社團、比賽、營隊、交換學生、企業實習、參加研習演講、甚或是打工,都會是很好的探索機會,這些參與的過程,會吸收到資訊、結識同好或同儕、成功人士、以及在團體中慢慢意會出自己多數是扮演甚麼樣的腳色,是領導、執行者、連結者、還是支援者?這些發現都會是有意義的,才會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初步構思想法。

如果我們可以有豐富的探索階段,職涯規劃便不難了。職涯規劃是有架構的,首先為「知己」,即認識自己,釐清自己的能力、性格、興趣、價值觀、期待、需求…等,接下來是「知彼」,了解目前就業機會、產業趨勢、家庭因素、人力供需情況、工作條件…等,然後是「抉擇」,透過分析、比較、做出決定,設定出自己的目標,最後則是「行動」(求職就業),這個職涯規劃的過程缺一不可。 給還在探索階段的學生們一個提醒,坐在那裏是不會有想法,唯有做些甚麼事,才會讓自己有所想法的,現在每個企業都很講求團隊合作能力,而如果我們可以走出去,跳脫只有課堂上的框架,除了透過探索發現自己,更可以培養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此致青青學子的你們,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