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如何活出精采人生,而非完美人生? 我們往往希望人生過得完美,可惜人生處處是現實

人生是一場荒涼的旅行,煙花背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滄海桑田是劫也是宿命,姻緣聚散悲歡離合,是生意場也是人生路,是天註定也是沒得選,如果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是一種必然,那麼陰差陽錯失之交臂也是一種必然--繁花

許多應屆畢業生們現在可能已經進入求職狀態,今年曾有網友在網路分享自己已經大學畢業的妹妹,目前除了家教課外並不急著找工作,想起過往還未畢業就擔心失業的自己,不禁為妹妹感到焦慮。此篇文章下面也獲得多網友回應,其中這則回應讓我若有所思大家可不可以不要這樣,真的有夠窒息,人生一定要無縫接軌才叫正確答案嗎?」是呀!我們可曾想過人生的正確答案是什麼呢?

成功的人生該是什麼樣子的,過去在我們的認知裡好像有某些定義「穩定的工作」、「長久的婚姻」、「雙全的兒女」、「可觀的經濟」、「漂亮的地位」,這樣的條件,也造成長輩們對於年輕一代的評價與不理解,認為孩子太任性或是太嬌嫩,以至於不能承受生活的變化所以紛紛選擇躺平。然而在這樣的變化裡,我們卻沒有發現我們一直以來信仰的價值觀正在面臨挑戰,「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會成功」這樣的線性想法在經濟剛起飛的過去確實很有用,以前我們生活過得辛苦,卻較有保障,現在人生活過得幸福自由度高,但平均薪資卻逐年下降,這或許才是我們的下一代對於未來看不見盼頭的原因。

十幾年前,美國出現一個詞烏卡時代(VUCA )來代表現在這個充滿易變性、不確定性的年代。這幾年透過疫情的影響、科技的進步,讓我們的生活似乎變得愈來愈複雜,更衍生出新的時代詞叫做巴尼( BANI )時代」~脆弱的、焦慮的、非線性的、不可理解的,成為這個世代的代表狀態,這也好像在告訴我們過去我們總是在用線性的方式在理解這個世界,可是現在的世界已經複雜到我們需要以多元、並且回到自己的核心目標的方式思考與生活,很多人開始發現自己要的不是一份職業,而是能夠滿足想要的生活形態的工作。

我們需要慢下來,去體會、感受什麼才是你希望的核心生活型態,該如何慢下來呢?以下3種方法或許可以讓你試一試

  1. 自我察覺

你了解自己嗎?和他人相比你有什麼過人之處呢?想一想你要的是什麼?你感興趣的是什麼?並且學習培養自主性與責任感,因為你對世界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很重要,所以更要認真思考你所期待的生活樣貌,而非躺平好了的假裝自由。

  1. 保有好奇心

生活總是充滿了各種意外和驚喜,但我們經常因為生活的忙碌或者習慣了例行公事,便沒空再去打開我們的好奇,每天給自己10分鐘的時間嘗試新的美食、走一段新的路徑、發現一間沒去過的小店,從探索的勇氣中激發我們自己的好奇心與創造力,你會看見世界很不同的樣子。

  1. 接受挑戰

我們時常擔心自己「懂不懂」、「會不會」。但人生就在你的睜眼與閉眼間轉瞬即逝,對自己可以不要有太清楚的設限,當不斷的突破安全範圍時,我們的舒適範圍才能越擴越大。

 

容錯率越高,你焦慮的越少,就算你看錯了人、走錯了路、結了婚生了孩子、只要你覺得不幸福,都有重新選擇的自由--玫瑰的故事。我們往往都期待,完美但通常這些都是奇蹟,不完美、轉變和分離才是這個現實世界會出現的必然。與其為了,你有沒有滿足別人的眼光、有沒有人愛你而困擾,真正能夠支撐你靈魂的,唯有你自己,擁有健康的心態、豐富的精神、穩定的經濟,學會愛自己,希望在這個自由的年代裡,我們可以更自由的選擇你要的道路,來實現自己的人生。

 

👉預約 實習心理師  林韋彤 諮商

 

【提醒】每個人所經歷的生活或心理議題背後形成之成因或解決之道皆不盡相同,故官網文章內容僅供建議與參考,當您需要個人化的幫助,建議考慮尋找專業心理師的協助。

圖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