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2
職場霸凌:隱形的傷害與應對之道
在現今社會中,工作壓力、情緒調適及關係議題等較為常見的困境及挑戰。然而,我們可能會忽略另一種隱形的傷害-職場霸凌。職場霸凌不僅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也可能對整個職場的工作氛圍及效能造成長遠的傷害。職場霸凌的形式有很多種,且有時候容易被忽視。因此,本文將探討職場霸凌的特徵、其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有效應對。
什麼是職場霸凌?
職場霸凌是指在工作環境中,某個或某些員工對其他員工進行持續性的侮辱、排擠、貶低或威脅。這些行為可能是言語上的攻擊,也可以是行為上的排擠,甚至是公開或隱性的工作打壓。霸凌者的行為可能具有權力不對等的特徵,利用自己的職位或影響力,對受害者進行精神或情感上的傷害。
常見的職場霸凌行為包括:
- 公開羞辱與侮辱:在同事面前貶低、諷刺或嘲笑受害者。這種行為可能容易讓受害者感到丟臉或自卑,傷害其自尊心。
- 工作排擠:故意排除受害者參與團隊會議或重要工作任務,讓其感到孤立無援。
- 過度監控或無理要求:不合理地要求受害者完成額外或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並對其進行過度監視。
- 謠言與誹謗:散播關於受害者的謠言,誤導他人對其產生偏見。
- 身體或言語威脅:有些霸凌者會以威脅或肢體接觸來恐嚇受害者。
職場霸凌對個人、組織的影響
受害者可能會感到無助、焦慮、心情低落,甚至對工作產生厭倦感、疲憊感,以致無法完成其工作。長期的心理壓力更可能引發身體健康問題,例如失眠、胃腸道疾病、甚至心血管疾病。
而對企業來說,職場霸凌的影響更為深遠,比如:因受害者的工作表現受到影響,進而導致工作效率下降、失去工作動力或提高離職率。其次,霸凌行為如果未能得到有效的處理,可能間接影響到整個團隊工作氣氛,以致員工之間失去信任和合作,最終影響到整體的工作氛圍和團隊精神。
如何應對職場霸凌?
- 自我保護與冷靜應對:當遭遇霸凌行為時,受害者需要保持冷靜,不讓霸凌者的行為影響自己的情緒。可以嘗試向霸凌者表明自己對於這樣的行為感到不舒服,並適當地設置界限。
- 紀錄事件:受害者詳細記錄每一次的霸凌事件,包括時間、地點、涉及的人物及事件的具體內容。這些紀錄可以作為後續申訴的證據。
- 尋求支持:尋找信任的同事或上司,將問題告訴他們,並請求他們的支持。如果公司內有員工援助計劃或心理健康資源,也可以主動尋求專業幫助。
- 與人力資源部門溝通:如果霸凌行為持續存在,受害者可以將問題向人力資源部門反映。大多數企業都有相關的政策和程序來處理這類問題。人力資源部門的介入有助於提供一個公正的環境來解決問題。
- 建立企業文化:企業應該致力於創造一個尊重和包容的工作環境,防範霸凌行為的發生。定期開展員工培訓,讓員工了解什麼是霸凌行為,如何辨識霸凌,並強調尊重他人權益的重要性。
- 設立反霸凌政策:公司應該有清楚的反霸凌政策,並確保所有員工都了解該政策的內容及其重要性。這不僅有助於防止霸凌行為的發生,也為受害者提供了有效的反抗渠道。
職場霸凌是當今職場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它不僅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也影響職場的工作氛圍與團隊合作。
面對職場霸凌的辦法之一,便是不能忽視這些霸凌警訊,且須採取行動,以創建和諧、尊重的工作環境。
當面對職場霸凌時,如果有需要,心理諮商亦可協助受害者釐清自身情緒反應,幫助重建自信,並提供具體的應對策略與技巧,學習如何在職場中建立健康的界限。
預約諮商:張十安諮商心理師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