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心理師讀《為自己出征》:卸下武裝,只為「自己」走上征途

改變命運、尋找自我的世界,這是人的一生一定要為自己做的一件大事,卸下層層武裝與心魔,只為自己走上征途。打開這本書時,你可以用像小孩子在童話世界中從事心靈探險般的心情來看這本書。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武士,整天穿戴盔甲,到處去救人。他想變成天下排名第一的武士,也想證明自己是「心地好、善良、充滿愛心」的人。久而久之,他的妻子與兒子都看不到他盔甲下的眞面目,他自己也忘了自己的長相,在妻子的要求之下,他決心脫掉盔甲,卻意外發現身上的盔甲無法脫下,於是到森林去請教法師。武士一生爲拯救他人而出征,在法師引導下,這一次,武士決定爲拯救自我而出征。
 

爲解決困難,武士必須通過三座城堡:沉默之堡、知識之堡、志勇之堡。爲了認識眞正的自我,爲了學習如何愛自己,也學會如何愛別人,武士鼓起勇氣,帶著吱軋作響的盔甲,帶著久未好好進食的羸弱身軀,穿過三座古堡,經由大自然的啓發,克服了面對獨處時的恐懼,接受了眞正的自己,更靠著自信擊退了「疑懼之龍」。武士由心深處眞誠湧出的熱淚更完全融解了生鏽的盔甲,重新得到自由的生命。
 

你、我,在繁忙的世界,日復一日的生活與工作,爲了保護自我,一如書中武士,穿上了層層包裹的沉重盔甲。因爲這件盔甲,我們再也沒有感受過一個吻的暖意、一朵花的香味,也聽不到旋律優美的曲子。更可怕的,是對「感受不到」的無動於衷。然後有一天,盔甲成爲一個大累贅,成爲我們自我成長的障礙,我們就給關在這些障礙〈盔甲〉裡面,無法掙脫。
 

當武士告訴法師:「我到處打仗救人,就是要證明,我是個心地好、善良,又充滿愛心的武士。」法師聽完說道:「如果你眞的是心地好、善良,又充滿愛心,爲什麼你還需要去證明呢?」

 

在我們每個人的性格當中,既有勇敢、聰明的一面,也有畏懼、愚昧的一面。我們在乎別人看到我們的不美好,因此,只要和別人在一起,我們就只會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現出來,希望別人看到我的好。不能把盔甲脫下,讓自己或是別人看看想要隱藏的是什麼?因爲我們無法接納自己的不美好,所以我們需穿上盔甲來保護自己。事實上,盔甲下隱藏的是害怕,我們害怕接受我們的不美好,因爲害怕才穿上盔甲。爲什麼我們會害怕?因爲我們不能接受我們的不美好〈誠如法師對武士說道:「你因爲害怕才穿上盔甲。」〉。如果我們能接納自己的好與不好,就可以不在乎他人如何看我,又何害怕之有?
 

在沉默之堡中,武士瞭解到自己一生中大多在誇耀自己而卻從沒有眞正認眞地聆聽過任何人說話,武士爲此痛哭流涕,開始用心聽內心眞我的聲音;在知識之堡中,武士體會到若無自知之明,博學又有何益?如果他不愛自己,他也不能眞正愛别人,他對別人的需要會變成障礙;在志勇之堡中,武士體會到唯有無私忘我,有如「置之死地而後生」,才能擁有眞正的自我。你、我,是否也願意經由沉默、知識與志勇,剝掉身上的盔甲,擺脫外在我的束縛,面對最深沉的自己,改變自己的生活和思考,讓心靈我自由展現,活出一個有愛的人生呢?

 

《為自己出征》是方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羅伯‧費雪。
圖片來源:《為自己出征》圖書封面,取自網路

 

 

預約諮商:陳寶芳 / 諮商心理師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