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現在我在哪裡?是什麼讓我願意留在這個位置? 涉及自我意識和自我定位的提問

一個人之所以能夠生存下去並找到生活的意義,

是因為他能夠在現實和幻想之間建立一種健康的關係。

人類存在的重要性在於他們對於外部世界和內在世界的感知,

以及在這兩者之間建立的關聯性。

生命的意義在於能夠真實地體驗自我並與他人連結,

同時能夠保持內在幻想和創造性的活力。

當這種關係被破壞或遭受挑戰時,一個人可能會失去對於生活的意義,甚至可能感到生命的絕望。

 

~摘自精神分析學者溫尼科特(D.W. Winnicott)

Playing and Reality

 

柏拉圖(Plato)在著作《理想國》(Republic)提出,個體應該超越暫時的慾望和感官世界的變化和表象,追尋永恆和不變的真理和智慧的境界。這種追求超越個體的現實生活,並尋求真正的意義和目的,可以帶來更深層次的滿足和幸福。他認為人類的靈魂有三個部分:慾望、感情和理性。並強調真理存在於理念的世界中,而我們所看到的物質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或表現。所以,個體將自己定位在理念的領域,而自我定位和探索應該以理性作為導向,讓理性指導慾望和感情的運作,以實現內在的和諧與平衡。

 

康德(Immanuel Kant)在著作《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認為個體的自我定位應該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強調遵從道德的普遍性和絕對性,尊重每個人的尊嚴和價值,不把自己或他人當作工具或手段,超越個人的私利主觀意志慾望或感官經驗。「以人為目的(End in Itself)」的道德法則和義務為導向,追求"善"為最高原則,並從自我定位和探索中,找到生活中真正的意義和目的。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在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Thus Spoke Zarathustra)和《超越善惡的彼岸》(Beyond Good and Evil)強調個體的生命力意志力創造力和自主性。他認為傳統價值觀的奴性道德壓抑個體的真正潛力,主張個體對於自我的定位和探索應該超越傳統價值觀道德的框架社會和文化的期望與限制,自主地尋求自身的力量和權力創造自己的價值觀和意義,並以發現及追求自己的獨特性價值潛力創造力為目標,並且選擇在能夠表達自己真正本性的位置上,尋求獨立和完整的存在,以追求超越人類平凡性的「超越者(Ubermensch)」境界,重新詮釋自己的存在意義,尋求自身的定位真理和生命的豐盛性。

 

佛洛依德在其著作《精神分析引論》(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和《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揭示個體的自我定位和探索受到潛意識和無意識的影響。他認為人的行為和心理狀態受到潛意識的力量和過去經驗的影響,並強調早期的經驗和童年時期的關係模式對個體自我定位和探索具有重要的影響,而個體需要透過自我分析和深入的內省,探索且超越自己內在潛意識的動機和防衛機制,才能真正理解釐清自己的位置和狀態。他主張人生和生活的重要性在於實現心理的和諧與整合,因此,主張個體以自我探索的方式面對及處理內在的衝突和壓抑,尋求解決這些困境的方法,並追求真實自我的實現,才能達到個體的身心的成長健康和幸福。

 

Eckhart Tolle在著作《當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強調"當下是你最重要的位置。它是唯一真實存在的地方。"你是當下的創造者,也是當下的見證者。而過去和未來只是你的一連串的記憶思緒和想像。唯有在當下這一刻,你才是自由的。你可以選擇如何回應,如何感受,以及如何行動。在當下,完全地投入觀察及探索你的思緒和情緒,並在當下做出選擇,才能真正體驗到生命的豐富與奇蹟,走向更深層次的覺醒和自由的道路。

 

瑜伽哲學主張"只有超越自我中心的認同,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是誰?你在這個宇宙中的位置?"瑜伽士蕯古魯(Sadhguru)在其著作《一個瑜伽士的內在喜悅工程:轉心向內即是出路》(Inner Engineering: A Yogi's Guide to Joy)主張若想要理解生命的真相,必須深入自己的內心,因為那是唯一可以獲取真實知識的地方。」推廣個體透過瑜伽和冥想深入探索及培養對於身體意識和能量的敏銳性,以超越物質層面及身份認同的限制,來獲得更深層次的自我認知,並與更廣大的宇宙整體連結。最終發現,"你"不僅僅是你所認為的那個人,有無窮的可能性,也是整個宇宙的一部分,讓個體的心靈達到極致的平靜和幸福。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在其著作《知覺現象學》(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揭示"我在這裡的意義,在於,我以這個身體經歷世界,並與世界保持聯繫。…身體不僅是一個物理實體,它還是一種對世界的開放,我們通過身體的存在與世界相連結。"他強調,通過身體與世界的互動感知和感受來認識理解我們所處的位置,進而實現與世界的關係。

 

對我而言,生活是一個不斷與心靈對話和思考的過程現在我在哪裡?是什麼讓我願意留在這個位置?在這個位置上,我是否持續朝向促進身體意識和能量的合一而努力?我是否依然堅信生命為我所設定的使命?追求生命的意義及厚實生命的質地?」這種在自我意識下,持續地觀察探索和調整自我定位,是為了有意識地理解身體的反應、適切地回應情緒和情感表露出的內在需求及渴望,以及從生命及生活的表象之中解脫出來,超越思想侷限挖掘與活化潛藏的本質和能量,實現理想自我的成長與幸福。

 

👉預約 王莉如心理師 諮商

 

【提醒】每個人所經歷的生活或心理議題背後形成之成因或解決之道皆不盡相同,故官網文章內容僅供建議與參考,當您需要個人化的幫助,建議考慮尋找專業心理師的協助。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