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沒關係,是悲傷啊!》:悲痛無法被解決,需要被修復與照護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已長達四年多的時間,不僅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也為我們的生活型態、經濟活動帶來重大的改變。許多人失去了工作、健康,甚至是失去了摯愛的親友。

 

對於失去至親的人而言,要承受的往往不只是悲傷、失落,還有一種彷彿看不到盡頭的痛苦。如此漫長又深沉的痛苦幾乎不被旁人真正地理解與接納,這樣的處境,更加深了孤單和無望。

 

作者梅根.德凡(Megan Devine)在著作《沒關係,是悲傷啊!》裡面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照護「痛苦」,修復「受苦」。

 

「痛苦」,是摯愛從生命中被奪走時,人會有的反應;這是健康而正常的。它需要的不是被「解決」,而是需要被「照護」。當人處在這樣的悲痛之中,需要的是有人看見你的悲痛,並且承認你的悲痛。無論有意或無意,一旦對方的出發點是「解決」這份悲傷或痛苦,就沒辦法提供真正需要的支持。

 

而「受苦」是什麼?受苦源自於外在的指責和評價,當個人身處痛苦之中,卻感到飽受批判和不被支持。例如:「已經好幾個月了,你要沮喪到什麼時候?」、「振作一點,你應該多為關心你的人想想。」、「不要哭了,你一直哭會害他有所牽掛、走得不安心。」受苦是需要被調整的,這與整個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

 

放眼望去,在那些耳熟能詳、廣為流傳的故事裡,幾乎所有的痛苦都能得到救贖,英雄人物最終都會克服痛苦,或是將一切的磨難轉化成祝福。相反地,鮮少有故事告訴我們該如何活在痛苦中、該如何面對痛苦的人。

 

除此之外,我們的社會文化傾向去「責怪他人的痛苦」。我們總是習於為他人的痛苦找原因,然後檢討這群人,認為他們只要做什麼或是不做什麼,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或至少,他們就不會那麼痛苦了。責怪是一種防衛機制,當我們將痛苦的人歸在錯的一方,我們就相對地站在對的一方,彷彿我們與發生於他人身上的壞消息之間保持了一段距離,這會使我們相信自己比較安全。

 

但,這卻不利於我們貼近和理解痛苦的感受。

 

我們必須敘說新的故事,述說痛苦、愛和生命的真實樣貌,述說面對無法修復悲傷的勇氣。勇於承認,在經歷某個重要的人逝世之後,生活將永遠無法回復原本的樣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從此在悲傷中束手無策。即使無法做什麼讓情況「好轉」,我們仍然可以嘗試做些什麼,來幫助我們承擔必須面對的生活。

 

「照護痛苦,修復受苦」這兩件事都沒有唯一的正確做法。他人的經驗或建議,可以作為參考資源,但不會是絕對的真理或標準答案。

 

如同梅根.德凡所說:「我們的悲傷和愛一樣私密且個人,我們通過一切的道路只能有自己開拓,那會是對你的理智、心靈和人生都獨一無二的道路。」

 

重新理解「哀傷五階段」

 

談到悲傷失落的痛苦,不少助人者都會想到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博士著名的「哀傷五階段」(The Five Stages of Grief)。這本書對此提出了新的見解與澄清,令我印象深刻。

 

許多醫師和助人者會以「哀傷五階段」推定,面對悲傷有正確和錯誤的方式,而且每個人都會依循既定而可預測的模式經歷悲傷的過程。似乎必須通過每個階段,否則就無法好起來,並視脫離悲傷為最終目標。

 

然而,這其實是一種誤用。庫伯勒-羅斯博士在晚年表示,她很後悔寫出如此的階段理論,讓人們誤以為階段是線性的普世原則。階段理論只是為了讓人們將悲傷視為正常生命的一部份,並肯定人們處於死亡和悲傷之中的感受,而非為悲傷者創造牢籠,告訴人們該感覺如何、又該在何時感覺、有沒有用「正確」的方式悲傷。

 

事實上,每個人的悲傷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固定的模式,也絕非單向性的線性階段。

 

如果你想幫助悲傷的人

雖然這份悲痛並不能被「解決」,也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流程,我們仍然能夠去關懷身旁正處於悲傷的朋友。書裡列舉了清楚、具體的引導,提供想幫忙的人一些方向,學習如何向悲傷者表達愛與陪伴,以及留心避免那些不恰當的言語、態度和行為。「附錄:如何幫助悲傷的朋友」裡的十一項守則,值得我們作為參考。

 

梅根.德凡給予讀者一個寶貴的提醒:「幫助」並不在於減輕痛苦,而在於讓對方在悲傷中感受到傾聽和支持;即便我們的本意是提供支持,對方也不見得就有相同的感受。

 

總括而論,關心悲傷的人需要做兩件看似彼此衝突的事,其一是「靠近」,包括回應悲傷的人,表達關懷,並照顧他們的需求。假如真的不知道該做什麼和說什麼,不妨詢問他們的需要,或者誠實以告「我很難過,不知該說什麼才好。」也好過於假裝自己全然體會對方的感受,或試圖用勵志名言來鼓勵對方振作。

 

另一件同樣重要的事是「退後」,尤其是在悲傷初期,請不要期待或要求對方表現出平常的人際回應能力,因為他們辦不到。給予對方空間,在他們無力回答問題和表達需求時,停止反覆地詢問。

 

究竟要如何去拿捏其中的分寸,著實非常不容易。若悲傷者的反應讓你感到洩氣或受傷,別忘了提醒自己:「對方的反應不是針對我。」你無需做得完美,唯一能做的,就是以更多的愛為目標,並且在過程中同樣留心照顧自己的狀態,讓自己同時也有來自他人的支持。

 

不論是悲傷的當事人,還是悲傷者身旁的人,面對悲傷與痛苦,我們都需要學習,也都需要被接納、被理解。願這本書不僅帶給你實用的指引,也帶給你溫暖與力量。


 

【提醒】每個人所經歷的生活或心理議題背後形成之成因或解決之道皆不盡相同,故官網文章內容僅供建議與參考,當您需要個人化的幫助,建議考慮尋找專業心理師的協助。

 

👉預約諮詢:盧怡蒨  諮商心理師

 

圖片來源:pexels


 

註1:

庫伯勒-羅斯博士於1969年的著作《 論死亡與臨終》提出,人在面對悲傷或災難的五個階段為:

1.否認/隔離(Denial & Isolation)

2.憤怒(Anger)

3.討價還價(Bargaining)

4.沮喪(Depression)

5.接受(Acceptance)

 

參考資料:

Devine,M.(2019)。沒關係,是悲傷啊!直視悲傷的真相,練習守護自己與關愛他人的情緒照護指南(謝慈譯)。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