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寫給成為單親的你:失婚後的我們,該如何重建生活?

   夜深了,孩子已在床上熟睡著。從沒想過當初兩人深深相愛、互許承諾的終點,最後會只剩下你獨自守著這個空蕩蕩的家。那些甜蜜新婚的心情、共同迎接新生兒的感動還歷歷在目,卻瞬間全被與他後來的爭執和攻擊取代;當顫抖的手簽下那紙協議書,你知道這段關係也隨之畫下句點。

 

    而最難的是,還處在悲傷、憤怒、痛苦等種種複雜情緒中的你,卻沒有辦法停下來好好撫慰自己的傷口,成為單親家長的你,得一肩扛起育兒的責任,甚至需要重新取得工作和獨自照顧孩子的平衡。藉由忙碌來填補失落雖然看似是個不錯的方式,但夜深人靜時,那一波波的情緒還是能輕易擊垮你,而這些失婚的痛似乎沒人能懂…。

 

    離婚是生活中一項重大改變,不論離婚為你帶來的是正向或負向的改變,改變的程度越高,所帶來的壓力也相對越大,而其中也必定伴隨不同程度的失落。在生活事件壓力表(Holmes, T. H., & Rahe, R. H., 1967)中,離婚甚至是生活中排名第二高的壓力;其他文獻更指出,離婚可能成為一種創傷性的經驗。所以面臨如此龐大壓力的你,更需要好好審視、調適自己的狀態。

 

失婚後的我們:從哀傷到復原的五階段

    不管是正在經歷離婚程序、或是已確認結束婚姻關係,你都可能會經歷Kubler Ross(1969)提出的哀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以及接受。這五個階段並非直線性的歷程,甚至是因人而異的,你可能會在不同的階段中來來回回地經歷,甚至可能只經歷其中的幾個階段,這都是很正常的狀況;也有人可能一直困在某個階段過不去,而永遠無法達到最後的「接受」的階段。

 

   透過了解這五個階段,能幫助你自我檢視目前狀態,進而尋找因應方法。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階段中可能面臨的狀況:

 

第一階段:「否認」

剛接收到另一半想離婚的資訊時,很多人可能會先否認這件事的發生,畢竟選擇逃避、不接受的方式,似乎可以暫時不去面對殘酷的事實。藉由否認,可能是一種讓自己先好過一點、保護自己的方式。但持續處在否認的狀態,反而容易導致事情發展更加惡化、後續也可能更難以處理。

 

第二階段:「憤怒」

當事實越來越鮮明,已經沒辦法再逃避下去時,憤怒的情緒就會逐漸浮現上來;此時可能會開始對對方生氣,認為對方怎能離開自己;也可能會對自己生氣,責怪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好或是不如別人等。

 

第三階段:「討價還價」

憤怒的情緒略微消退後,此時的你可能開始想再嘗試做些努力,或是再進一步釐清更多的細節、或澄清誤會,試圖改變原先的結果。但可能也會因為這些行動而衍生出更多情緒,在期待與失落中拉扯,並交織各種焦慮、迷惘等的複雜情緒。

 

第四階段:「憂鬱」

當已經做出許多努力,終於意識到討價還價也沒有用時,將再一次經歷各種痛苦的情緒,而且無從逃避。此時的你可能脆弱、低落、悲傷,若被過多的情緒淹沒,甚至可能出現其他生理症狀:如失眠或嗜睡、食慾減退等,務必多加留意自己的身心狀態。

 

第五階段:「接受」

從憂鬱的狀態走出來後,此時的你,也才終於開始能夠冷靜下來,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並真正接受離婚的事實,準備適應新的生活、找到新的平衡。

 

走過離婚:幫助你重建生活的3種資源

    當你了解自己現正所處的階段、也對即將面臨的歷程稍有概念之後,可能可以更有效地幫助自己走過這段歷程。但除了了解正面臨的這段歷程,更重要的是後續如何從離婚的困境中復原,這對於即將、或已成為單親家長的你更為重要。文獻指出,單親家長日後能順利適應單親生活或找回快樂,主要取決於能否藉由自己的特質、條件及資源去因應生活及適應壓力。以下幾點建議,也許可以是你增加復原力、重建生活的方向:

 

一、用正向的特質來看待挑戰

    人格特質雖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個性,但仍能透過後天的學習,培養自己用新的方式來迎接挑戰。研究指出,懂得自省、願意主動學習、獨立、樂觀的人,較能從困境中恢復。能夠自省的人,較能看到事情的不同面向,相對的也較能提醒自己找到更好的應對方式。主動學習一方面不但能夠轉移注意力,一方面也能摸索興趣、進而建立資源網絡。而獨立、樂觀等的正向特質,也有助於保護自己對抗壓力。

 

二、提升問題解決的能力

    文獻指出,以問題解決為主的因應方式,與離婚後的適應有正相關。藉由理性的分析所面臨的困境、採多元的角度思考可行的方式、並勇於面對問題,就是增進復原的方法之一。而其他如自我效能提高、社交技巧與因應技巧的增進等,也都是較積極的人格特質,可以藉由掌握並運用這些特質來理性處理問題。

 

三、增加社會支持與資源

    原生家庭與社會資源都是單親家長重要的支持力量。原生家庭的支持對單親家長是很重要的資源,在精神上或實質上都提供了很珍貴且難以取代的協助。另外,不論是朋友、學校、工作、網路、社福機構甚至宗教團體,也都能協助單親家長早日走出困境;適度地使用社會資源,更能讓單打獨鬥的單親生活得到暖心的協助。文獻發現,社會支持與外在資源的力量,都是幫助復原的重要因素。

 

    看到這裡,也許你已開始盤點自己手上的資源,及思考自己所擁有、或還能試著增加的能力。但是能夠帶著孩子努力堅持到這裡,不管你處在哪一個階段,都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請不吝惜地肯定自己、鼓勵自己做得夠好了。若你覺得自己在面對這些哀傷的階段有困難、亦或是不知道可以如何讓自己走上復原之路,都建議你可以考慮尋求專業心理師的協助,請讓我們陪你一起走過這一段。

 

【提醒】每個人所經歷的生活或心理議題背後形成之成因或解決之道皆不盡相同,故官網文章內容僅供建議與參考,當您需要個人化的幫助,建議考慮尋找專業心理師的協助。

 

👉預約諮商:蘇靖雯  諮商心理師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