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給父母的親子心理學:讓孩子學習負責的設限三部曲

 

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伴隨著各式各樣的議題,其中,面對孩子無法遵守規範,是許多父母都會遇到的困擾。尤其是當孩子出現違規行為、刻意唱反調、情緒起伏不定時,身為父母的我們不知所措,甚至隨著孩子的情緒起舞,透過大聲吼罵,期盼孩子可以聽進去,好好遵守,但效果往往不如預期,無力與挫折充斥在教養過程。關於這點,透過設限三部曲,可以降低孩子失控的情形,協助孩子學習遵守規範,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給父母的設限三部曲

設限一詞,即是設定限制,由國際遊戲治療大師Garry Landreth所提出。透過需要限制的情境中,讓孩子感到被理解,提供選擇讓孩子思考,並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Landreth曾說過:「孩子最好的學習時機,是當需要限制的情況產生時。」因此設限並非單單限制什麼不能做,而是孩子成長與學習的好機會。Landreth將設限的方式分成三個步驟,稱作A-C-T設限,分別是:

 

A瞭解子感受(Acknowledge)指出孩子的感受、盼望或需要。

C限制的溝通(Communication),針對不當行為說出限制、規定與理由。

T替代性方案(Target)指出適當的替代行為或提供另外可行的途徑。

 

簡單來說,第一步驟就是先瞭解孩子當下感受,接著說明限制的規定與理由,最後提供替代方案讓孩子選擇。

 

舉例來說: 今天孩子在牆上亂畫,父母可以說:「我知道你想在牆上畫畫(A瞭解孩子感受),但是牆壁並不是用來畫畫的地方(C限制的溝通),如果你想畫畫,可以畫在紙上或畫在特定區域(T替代方案)。」

 

父母有效運用設限的三種態度:溫和堅定口氣、堅持原則、替代行動具體

持續且穩定地設限,提供孩子良好的學習楷模。設限的過程,同時也是孩子內化社會規範的一種練習。然而,如何良好地發揮設限功能,以下幾點提供父母運用設限時參考:


(一)堅定溫和的口氣:父母對孩子設限時,時常會有激動的情緒與口氣,當我們隨孩子的行為或情緒起舞時,容易陷入與孩子的權力鬥爭,唯有父母能以堅定溫和的口氣進行設限,並表達對孩子的理解,才不會使孩子的情緒更失控,並引導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二)設限的執行要堅持到底:父母的設限要一致,當設限完成,不應跟孩子討價還價,需嚴格執行既有的限制,若父母沒有以身作則,說到做到,日後若孩子違反規定,將很難建立信任與權威感,而且會面臨更多的設限與挑戰。


(三)替代方案要具體可行:允許孩子與父母一起討論替代方案,但必須確實可行,且同時是教養範圍可接受的方案,透過讓孩子參與替代方案的發想,可以增加孩子負責任的態度,且讓孩子感到被尊重。

 

透過設限A-C-T三部曲,在管教的同時讀懂孩子情緒,讓孩子知道自己有被理解,培養孩子自主選擇與學習負責的態度,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也能讓孩子從小開始建立社會規範!

 

 

【提醒】每個人所經歷的生活或心理議題背後形成之成因或解決之道皆不盡相同,故官網文章內容僅供建議與參考,當您需要個人化的幫助,建議考慮尋找專業心理師的協助。

 

👉預約諮商:黃聖然 諮商心理師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