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6
「我家小孩3C成癮,怎麼辦?」給父母:用奇蹟問句,陪孩子找到未來的希望
在督導或與父母進行親職教育時,最容易被問的問題就是:「意文老師,我家小孩都沉迷網路,3C成癮…」,而各位可能有所不知,當孩子對人生沒有期待與目標,有覺得沒有人瞭解他與缺乏正確的陪伴時,真的很容易3C成癮。我曾經遇過一個孩子,他告訴我自己曾經不吃不喝連續打電玩8小時,所以要幫助孩子預防3C成癮,除了父母師長的溫暖正確陪伴之外,就是要幫助孩子有一個努力的目標,而這個目標並非由父母師長幫忙孩子制訂他「應該」要有的目標,而是為了增加孩子的責任感,由父母師長引導孩子找到他「真正想要」的目標。
而本篇文章即是當孩子找不到目標、對生活充滿困頓時的作法。我記得每回國外老師來台灣講授SFBT(註1)課程時,「奇蹟問句」絕對是一個他們必備的重點,許多時候我們容易被困在問題或是困難中想不出解決辦法時,奇蹟問句可以快速帶領我們以另一種思維來引導出現在可以做些什麼。不但如此,奇蹟問句還能幫助我們保有對未來憧憬的「希望感」,研究發現,若可以保有「希望感」人們比較可以找到活下去的力量。
經驗分享—沒自信的小幽
小幽因就學消極與動機低落,再加上來自一個缺乏支持與資源的家庭,被轉介至我的諮商室,社工跟我說小幽有3C成癮的危險。第一次跟小幽見面時,的確被他吸引,來見我時彎著腰好像被什麼壓著無法站直,眼睛看地上很少跟我對視,回答我的問話時聲音非常小聲,玩遊戲也有氣無力地,似乎什麼都引起不了他的興趣…我不禁擔心他有憂鬱傾向,還好做了憂鬱檢核之後的結果顯示小幽沒有憂鬱的問題。
第二次諮商,我問小幽這週過的如何,小幽告訴我:「還好。」問他週末假日作什麼,他說:「沒做什麼,就在家裡廢。」我問他誰跟他一起在家,他說:「因為媽媽要工作,所以都是他一個人。」問他廢些什麼,他說:「就那些…看電視、打電動、睡覺…」聽完小幽的回答,我知道這個寂寞的孩子也缺乏引導,於是我決定啟動「奇蹟問句」,希望能幫忙小幽從未來的想望,找到現在就可以做的事。
我:「如果有一天,奇蹟發生了,你的生活跟現在不一樣,那會是什麼樣子?」
小幽:「蛤?」
我知道對於小幽這樣沒有目標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問句需要多問幾次,他的大腦才能吸收進到意識層面回答,於是更慢地一個字一個字說:「如果有一天…奇蹟發生了…你的生活跟現在不一樣……那會是什麼樣子?」
小幽:「嗯…那應該就是媽媽可以不用一直工作吧!」
我:「如果媽媽可以不用一直工作,你會有什麼不一樣?」
小幽:「這樣媽媽的身體應該會比較好。」原來小幽擔心媽媽因為經濟壓力很少休假,擔心她的身體扛不住,萬一媽媽死掉,他就孤苦無依了,所以他很在意媽媽的身體健康。
我點點頭拍拍小幽的手:「那我們可以一起來想想看,可以怎樣幫助媽媽?」
小幽有點沮喪的說:「就是我能賺錢啊,可是我才小學生根本不可能賺錢,去7-11打工都要滿15歲!」雖然才小小年紀,因不忍母親辛勞的工作想為母親分擔經濟窘況的他,似乎已經問過周邊的大人方法,但得到的答案卻需要等待,這樣的答案更加深他的無助。跟小幽談話的過程中也討論到「獎學金」,但小幽的身份不符合低收入戶,他的功課也不甚好,再者一般小學的獎學金最多也只有數百元,對小幽家的經濟來說也絕對不夠。
這時我想起從前諮商的一個孩子跟小幽有類似的狀況,他後來選擇小學畢業後進中正預校就讀,不但以後可以當一個保衛國家的職業軍人,就學期間每個月都會發零用金,對家裡的經濟有明顯的幫助,當我把此訊息告訴小幽時,他的眼睛都亮了起來,直說他想要去讀中正預校,我覺得這是一個讓小幽有轉機的機會,正好時間也到了,我們約定下一次再繼續討論,其間我請他去找輔導老師幫忙列印中正預校的資訊,小幽點點頭一掃之前的低靡神情,答應我願意去找老師要資料。
第三次諮商,我一到諮商室就看見小幽在門口等我,他揚揚手上的資料對著我說:「老師,快點啦,我想趕快跟妳討論怎樣才能去讀中正預校。」我們進諮商室就趕快把招生簡章看個仔細。當小幽看到體格基準時,他露出了擔心之色,因為小幽雖然瘦瘦的,但是小學中年級的他身高也未滿141公分的報考下限,再加上他看到考試時要考英文擔心極了,因為他的功課並不好,很怕自己不能報考或者是考不上,我看著小幽問他說:「如果…如果…奇蹟發生了…你的問題解決了……那會是什麼樣子?」
小幽停頓了一下回答我:「那…應該就是我可以超過141公分,而且我要能通過英文考試。」
我看見小幽失去了剛來的雀躍,又回到第一次時我看見他的模樣,我知道小幽內心的擔心,我問小幽現在幾公分,如果六年級畢業有多少時間?他說自己現在只有130公分,到小學畢業還有2年多,很怕長不高。我問小幽可以用什麼方法長高,他說:「體育老師上課有說,多跳繩、多做跳躍運動應該可以長高。」,我先讚美小幽上課有認真聽,小幽吐吐舌頭說:「只有體育課啦!」
我知道這個很少被讚美的孩子一下子無法接受,於是我也不跟他爭辯,只是微笑地再說一次:「我覺得你上體育課時挺認真的!」之後我跟小幽細節地(註1)討論如何在每一天的生活裡安排跳繩或跳躍運動,他都很認真地執行。後來導師跟我說小幽現在上體育課特別認真,也連帶影響了他上其他課的意願。
SFBT奇蹟問句使用方式
一、使用時機:
SFBT的基本精神是不將注意力的焦點放在過去而放在未來,因此對於兒童、青少年是個特別容易使用的方法,我們小時候不是都曾幻想「以後長大是什麼樣子?」「做些什麼?」當孩子看起來對未來失去方向或是沒有目標以及被目前的問題困住的時候,奇蹟問句就是發揮最好效能的時候。
二、注意事項:
奇蹟問句是SFBT深受催眠大師Milton Erikson的影響而發展出來的技巧,因為要引導出孩子描繪未來的樣子,所以在發問時語速要放慢;發問的態度與音調必須溫柔些,才能幫助孩子進入放鬆的狀況進一步說出未來的樣子。
提供的願景問句必須提供孩子自由想像的空間,而非父母已經訂定好的樣子。舉上例小幽的例子,我問他的問句是:「如果有一天…奇蹟發生了…你的生活跟現在不一樣……那會是什麼樣子?」「如果…如果…奇蹟發生了…你的問題解決了……那會是什麼樣子?」而不是「如果你上學更積極…那會是什麼樣子?」前面兩句問句是不設限只是讓孩子自由探索自己目前困境解決或是對未來的願景;第三句問話則在問話中已經暗示孩子上學不積極,這樣的問話很容易遭致孩子的反感而失敗。
奇蹟問句聯結了未來與現在,當孩子沒有目標或注意力只在目前的困境上時,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脫困方法,開拓了孩子的視野,讓孩子思考問題的角度富有彈性。更重要的是,它幫助了孩子從構想未來的願景中産生希望,找到與目前問題解决有關的訊息,回到現在搭配目標一步步實現他的願景。
【提醒】每個人所經歷的生活或心理議題背後形成之成因或解決之道皆不盡相同,故官網文章內容僅供建議與參考,當您需要個人化的幫助,建議考慮尋找專業心理師的協助。
👉預約陳意文諮商心理師諮商
圖片來源:pexels
本文摘自陳意文《無須完美,剛好就好—SFBT教你21天看見親子關係改變的奇蹟》一書
註一:SFBT為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的縮寫,指的是一種並不將注意力只放在為什麼而著重於解決的思維方式,諸多理念與技巧已被研究證實有用,應用於處理兒童青少年的偏差行為的研究,均顯示成效良好,使用SFBT不但可以激發孩子對於情緒管理的改變動機與行動力,也會幫助孩子運用合宜有效的方法,來減少自己的行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