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心理師看《人選之人》:面對職場性騷擾,我們不要就算了,好不好?

“ 如果你此刻正在遭受職場性騷擾,無論目前身邊的人給你什麼回應,你都需要知道這不是你的錯,這件事不應該發生,做錯事的人是對你做出騷擾行為的人。如果你此刻還沒找到相信你與支持你的人,也請你也不要放棄。讓我們一同站在這基礎上,思考如何採取行動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最近在臉書的推波助瀾之下,號稱台劇天花板的《人選之人—造浪者這齣劇引起了我的好奇。原本對於政治就頗有關注的我,很想了解這部政治職人劇是如何變得火紅的。沒想到我看了之後,發現這齣劇是以政治與選舉為背景,關注的卻是職場權力文化以及工作家庭平衡等主題。其中一集演到職場性騷擾的議題,更引發了我許多的反思。

 

 

「為什麼受害者說出真相反而會遭受懲罰?」職場性騷擾的二度創傷,來自於職場沒有足夠的性別平等意識

 

片中的橋段讓我想起幾個曾經因職場性騷擾而前來諮商的當事人,他們的受害的故事各有不同,但相似的地方是他們都有很深的害怕、委屈、生氣、無力甚至絕望。尤其如同劇情裡,當他們遭受性騷擾而要向組織求助時,本身就是一個需要極大勇氣才能跨越的關卡,因為通常遭受到性騷擾的當事人,內心都會產生很大的不確定感與羞愧感,擔心自己是不是想太多、太敏感、不確定會得到什麼回應。

 

等到好不容易整理自己的感受、想面對自己的不舒服與受傷而提出申訴時,常常得到的是組織或主管息事寧人的態度,更甚者是遭到組織與主管的壓迫,或是同事間的冷嘲熱諷,被認為是麻煩製造者,這對當事人是一個極度煎熬的歷程。因為忽視不理、避重就輕常常是組織裏面對人際衝突的常見策略,而這種態度卻會造成害者的二度傷害。

 

記得有個當事人跟我說到:「我向主管提出性騷擾的申訴之後,主管卻要求我留職停薪進行調查,但騷擾我的人卻能繼續正常上班」,或是「一定是你平常穿得太辣,所以他才會開你玩笑,你不要太敏感啦」。當事人明明是受害者,說出真相希冀尋求公平正義與保護,卻換來「是你小題大作」、「你平時穿著或跟他走太近讓他誤會了吧」,甚至後續被整個工作職場所排擠與壓迫,這對個人的心理安全與人格自信造成極大的衝擊。

 

 

傷害即是傷害,與當事人的穿著、跟對方在開玩笑、彼此關係遠近等其他因素無關。做錯事的人,是對當事人做出騷擾行為的人。

 

 

當職場缺乏足夠的性別平等意識時,不僅可能提高職場性平事件發生的機率,也可能在憾事發生時以組織、主管與同事們錯誤的方式來回應受害者的遭遇,這對當事人的傷害不容忽視,長期下來也在助長這種有問題職場環境。

 

 

給遭受職場性騷擾的你:被傷害不是你的錯,你不需要為受害負責,請等社會追上你們的那天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際的連結與支持是安全感很重要的來源。性騷擾加害者之所以能夠得逞,常常是倚靠受害者對於人際連結與安全需求的在乎,加害人運用受害者這份情感與信任,讓傷害發生。也因此在職場裡發生性騷擾事件,受害者不僅對於原本信任的人卻做出不尊重甚至侵犯的言行深感驚嚇與恐懼,甚至有些當事人還會因周邊人的懷疑與指責,更加深了對自己的否定與批評。

 

 

我想讓你知道,如果你此刻正在遭受職場性騷擾,無論目前身邊的人給你什麼回應,你都需要知道這不是你的錯,這件事不應該發生。如果你還沒找到相信你與支持你的人,也請你也不要放棄。

 

 

《人選之人-造浪者劇照》

 

在組織面,如果組織面對職場性騷擾事件的不支持甚至不公正的評判,將加大了職場環境不安全的因素。所以如果沒有適當的制度與心理協助,即使健康的人在其中也會形成極大的情緒壓力。

 

 

沒有一個人需要處在令人感到不安與恐懼的職場環境裡,也沒有一個受害者需要背負被他人騷擾與侵犯的責任,更沒有人需要說出受害真相時應該遭受到他人的質疑、評價與淡化。

 

 

所以我們都應該去反思如何建構能促成性別平等、杜絕騷擾的職場文化,讓每個人都在其中能安心工作之餘,也能在發生憾事時能被組織與單位即時的回應與承接。

 

就像人選之人—造浪者劇中所述,這社會仍有些不美好的地方,但美好的是有很多人開始在為這件事情而努力。希望更多人一起加入這個行列,讓這個社會能適合每個人居住,我們都能有尊嚴地活著、自在生活在其中而不需感到恐懼。請等待社會追上你們的那一天。

 

 

「我們不要就這麼算了,好不好?」經歷職場性騷擾,我們可以採取什麼方式保護自己?

 

雖然現今在性騷擾防治與性別平等的法條慢慢完備,然而法令的執行還是非常仰賴組織領導人的態度。受害人提出申訴,很多時候要的只是一個道歉,一個安全的承諾與保障。

 

當劇中主角文芳對亞靜說出「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這句話時,我頓時感到眼眶濕潤,那是一種被保護、被在乎的感受,是有個人願意相信、相挺的安全感。也許在職場上的我們都可以成為這樣的守門人,成為他人在經歷風雨時的靠山,也期許每位受害者如果不幸經歷性平事件時,能在第一時間時選擇信任自己的感受,於是更多資源才能湧入,一起來協助與支持你。

 

《人選之人-造浪者劇照》

 

網路上有許多資訊教導我們遭逢性騷擾時,在職場或司法權益上可以如何採取某些方法保護自己、維護自身利益。然而除了法律的保障之外,受害者更需要的是心理的支持。目前「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訂定規則」第14條提到雇主「得」引介醫療及輔導資源給被害人,但對於受害者的心理支持服務缺乏實質的規範。因此若您在職場上遭受到性別不公平的對待之時,記得身邊信賴的親友尋求心理的支持與關心,也可以參考例如各地「性創傷復原中心」、「1980張老師專線」、各地區的心理衛生中心的免付費心理輔導資源、或社區、醫院等心理諮商資源來幫助自己,讓自己能走過這段艱困的時期,再次找回平安與穩定。

 

 

👉預約鍾瀚陞諮商心理師諮商

 

【提醒】每個人所經歷的生活或心理議題背後形成之成因或解決之道皆不盡相同,故官網文章內容僅供建議與參考,當您需要個人化的幫助,建議考慮尋找專業心理師的協助。

 

圖片來源:《人選之人—造浪者》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