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8
你曾經問過自己:你對孩子的愛,長什麼樣子嗎?
【你曾經問過自己:你對孩子的愛,長什麼樣子嗎?】
為人父母者,在看著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你的感受是什麼?是雀躍?感動?還是茫然?不知所措?從孩子呱呱墜地開始,每一段甜蜜壓力的日子裡,不管你的孩子是被界定資優、普通、還是特殊,你曾經問過自己,這一路走來,你對孩子的愛,長什麼樣子嗎?
有人說,我每次看到孩子的成績就覺得很丟臉;有人說,孩子常常在學校惹麻煩,好想再把他塞回肚子裡;也有人說,以前我的爸媽都不管我讓我好孤單,所以我控管孩子是為他好;亦有人說,以前家裡沒錢學才藝,我就送孩子去學各種才藝讓他不會有遺憾;又有人說,我希望我孩子以後當醫師,當老師,當工程師,當公務員….,就覺得與有榮焉;還有人說,為什麼我的孩子無法跟誰的孩子那樣聽話,我付出這麼多,為何老天還要這樣對我;我真希望我孩子是個開朗大方有人緣的人,不要這麼內向不講話……..如此等等,好多好多愛的畫面與模樣!!
*****************************************************************
但是,你看到了這些愛,其實是帶著條件與自己個人的需求嗎?
*****************************************************************
每個孩子,有他自己天生帶下來的特質,是他這輩子要面對人生課題的學習。但另一部分,他也是父母的影子,反映了父母的個性,特質,還有過往童年那個需求沒被滿足的自己。
在這個傳宗接代仍重的華人文化中,孩子被視作父母生命的延伸,尤有甚者,更視為父母生命的全部,所以,你可能每天為了孩子如無頭蒼蠅地忙進忙出,生命中為了孩子而活,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曾經的樣子。甚至跟另一半吵架時,還要來個要求孩子選邊站的劇碼,在孩子無奈的眼神中,鏡映著眼前兩個看似頑強不認輸的大人們內在的無助脆弱。而每一句擅自對孩子說的” 爸爸媽媽這麼做,都是為你好 ”,在未經過和孩子溝通與討論之下,都成了孩子隱形的壓力,也形成了父母不解孩子疏離的哀怨。
家族系統裡血脈相連,環環相扣的影響及重要性是不容否認的,上一代家族成員的行為與關係,都在我們潛意識裡,無意識裡,深深地影響著我們,進而影響了我們的下一代,而我們可能毫無自知。我也認為,孩子,雖繼承了父母的生命,也不是屬於父母的,只是透過父母的身體與能力,讓其長成能創造自己天空的能力,而不是將父母的議題重複累加在孩子身上,在兒女身上再型塑一個未完整的自己,在幫個案諮商的歷程中,就看到好多這樣的例子。這樣家族的負向複製與傳承,也唯有當事人願意去探討,覺察與喚醒無意識的行為,才能轉向。
有條件的愛,是沉重的;無條件的愛,是寬容的。不管孩子是癡、傻、呆、萌、暴、衝、戾……拿掉對孩子期待的濾鏡,以孩子原有的樣貌接納孩子,你才會真正看見孩子原有特質的美好。
真正的接納,不是說認同孩子的行為都是對的,而是去接受並看到孩子的缺點對他是有功能的,進而看淡他的缺點,多關注孩子的優點,才能不帶個人情緒與期望地與孩子互動,帶著你對他涵容的愛,再予以引導適合的行為。如果一直關注及強化孩子的缺點,孩子接收到的不會是父母的愛,而是父母的要求,而且只會讓孩子不斷產生符合父母信念的行為,來驗證自己在父母眼中就是這麼不好,孩子也容易更沒自信。
接納,才能促使改變的發生,而這改變,不是只有孩子,整個家的成員都需納入其中,才能產生真正的質變。
每一段親子緣,都有上天賦予的使命與意義,所以到最後,到底是誰在幫誰,誰是誰的貴人,還無法說個準!
.
個人簡易日本和諧粉彩創作:**
牽起你的手,放下我的心;
牽起你的手,放下我的念;
牽起你的手,是為了給未來獨行的你滿滿的能量;
牽起你的手,是承接著給予我生命的你豐饒的愛。
有一天,雛鳥會飛;有一天,浪濤會起,
陽光,也總是不分彼此,不分好壞,不分優弱的照耀而閃亮。
無論如何,在這靜謐的一角,總是有我守候支持著你小小的背影;
無論如何,在那和諧的一隅,那小小背影終會回頭笑擁絲絲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