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01
我們的婚姻,是要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我們的婚姻,是要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婚姻,除了法律上的意義外,它的本質是什麼?是王子與公主替愛情找個名正言順的落腳處?是得以一加一大於二的繁衍傳承,無愧祖宗?是終於有人可以替代長期飯票、打點家務?還是只是為身分證上配偶欄那身閒言閒語的空白出一口氣?
在當今個人主義逐漸抬頭的世代,如果我說,婚姻的本質是在學習『不能做自己』的一門課,你認同嗎?
億昇在婚前是個瀟灑生活的人,回到家襪子外套往沙發一丟,累了常常連身子都懶得洗了直接倒床呼呼大睡。休假日就喜歡往山裡跑,或跟朋友相約喝個兩杯。妤馨是他交往多年的女友,規矩守分的妤馨欣賞億昇的率性,對億昇凌亂的家居,也展現理解與貼心,無怨無悔地幫忙打點收拾。兩人最後結婚了,也連續生了兩個寶貝,起初,新生命的到來,讓兩人的愛有個共同的目標,然而,時日久了,妤馨越來越看不慣億昇的生活習性,更怨恨當孩子生病時,他卻丟下他們母子跑去山上或跟朋友花錢鬼混;億昇也開始受不了妤馨的碎念,從簡短回嘴到不發一語的因應,卻總是消不掉妤馨的抱怨,甚至妤馨指責他沒家教更讓他難以忍受,於是隱忍已久的火山瞬間爆發…..咆哮後的億昇選擇不眠不休的工作或者沉溺在手機裡,有一天他邂逅了網路上一個自稱解語花的女子…..心灰意冷的妤馨在暗夜的床角,失魂落魄地望著已流乾的淚痕…..突然被兩個年幼孩子的哭聲震得心碎,抱起孩子又再度潰堤,也抖落了手中那張離婚協議書…..
薄薄的一紙結婚契約,卻有著超乎想像的神力,它踩入彼此在未婚時所各自鞏固的私領域,打破「我”享”故我在」的頑強界線,擊碎那完全做自己的盾牌。與其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如說婚姻是對過去自由自主的自己的哀悼。然而,儘管婚姻無法全然做自己,但它可以是一場進退得宜的雙人舞。不能做自己的婚姻中,是不能失去雙方自我的主體性的,這主體性蘊藏著個體的思維、情緒、喜好、意念等,一旦有一方的主體不被看到,不被尊重,不被重視,這場舞就在自我不斷被踩踏的壓力下,在界線不斷被侵犯下,大腦便選擇面對壓力慣有的戰與逃的策略在婚姻中打游擊戰。但不管是戰或逃,都只是將婚姻推至懸崖邊罷了。
婚後的分手,也永遠比婚前的分手來的複雜糾葛,有太多現實面要考量:在法律下,婚後與婚前所購置的財產權益有著很大差異,還有經濟層面的考量,兩家族的面子之爭,如果有未成年的孩子,孩子的身心狀態,照顧問題,更是重要,若又外加個監護權大戰,都足以落得大家筋疲力盡,遍體麟傷…..受創的人數,早已超過那曾經憧憬幸福的兩個大人…..
我也曾經走過婚姻風暴,從衝突、冷戰到放手、和解,從憤怒、難過、委屈到對孩子的愧疚與放下,我深深體會那其中的不容易,已非數不清的失眠夜可以訴說。我曾想著,如果以前我們的聲音,能夠互相被聽到、被澄清、被理解、被認可,也許雙方不用那麼辛苦地費力地走那一遭。所以如果,你跟另一半正陷入婚姻的膠著,請試著給彼此機會,勇敢地一起走入諮商室,透過專業,讓你的聲音清楚被聽到,讓你的情緒好好被看到,談談你想修復或想自由的心,共同為彼此找出一條平衡且平和之路,不管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