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親密關係:信任感
親密關係:信任感
“信任感形同層層堆疊的骨牌,一個不小心,可能霎那間崩塌”
信任感在關係中常常面臨的考驗,我們可能常常聽到”為甚麼要偷看我手機,難道不信任我嗎?”這樣的一千零一種回應,心裡面裡可浮現”難道我就不能信任他嗎?我真糟糕”種種自責,此時,心裡總會有個疑問,信任是甚麼? 到底是我不夠信任他嗎? 還是他不值得我信任呢?
.
今天要來為大家講講”信任感”的高塔如何建立
以及具體上該怎麼做呢?
.
首先,來說說組成親密關係中信任的三種元素(Rempel):
1.可預測。2.可依賴感。3. 信念。
.
#我能不能夠預測你?
可預測感(predictability),這是信任感的首要基石,也就是說我們有沒有辦法預測伴侶的下一步行動,例如:我說了某些話對方會不悅,之後就知道盡量少說,就能預測伴侶的反應,相反地,對方常常情緒不穩,有時候同樣的行為(說某些話),卻會有不同的反應(有時沒事,有時卻大發雷霆),這就會讓人難以預測。
.
#你能不能被依賴?
依賴感(dependability),簡單的來說,就是對方挺不挺自己、能不能接納自己的感受。
.
舉個例子: 當我對另一半說出我的脆弱面(工作不順、人際受挫等等),對方能不能夠細細聆聽,涵容接納,讓我們內心能夠獲得一些支持或是接納。
.
反之,對方反而用說教、講道理的方式來訓斥自己,最後再補上一句”其實這都是為你好”之類的話語,久而久之,這樣的以「為你好」為名的勒索,讓我們越來越不想跟對方透露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因為說出來,也只會被指責,不會得到安慰,此時,心理上就會不自覺地離對方越來越遠、越來越不信任。
.
親密感,除了身體的接近外,也由能不能夠互相能夠吐露心聲、揭露彼此的傷疤來定義。
.
#信念(faith)
不用任何具體的證據,就能感受到對方是真誠愛著我們的。
.
這樣的信念須由生活中慢慢一點一點的依賴、預測感累積而來的一種堅實心念
“我相信他不會這樣對我”
.
這樣強大的信念需要由兩種條件來組成:
1.另一半之所以對我好,是因為他真誠愛著我們,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
舉個反例好了: 有些人會在大家面前對另一半特別好,但獨處時態度卻又差異甚大,說根本是為了”建立自己的形象”、”做公關”,就無法感受到對方是真誠愛著自己的。
.
2.獨一無二的愛
獨佔的感覺,例如伴侶其實是個中央空調,對每個人都好,自己剛好也只是他身邊的一個人,沒有一種”特別”、”唯一”的感覺,就無法感受如此感覺。
.
#具體上怎麼做來建立關係中的信任?
🤳穩定自己的情緒,告訴對方自己在意的點(可預測)
.
🤳適時的告訴對方自己的行蹤(可預測)
.
🤳放下手邊的事,認真傾聽,尤其是對方想要說說自己心裡事的同時(依賴感)
.
🤳打開彼此的對話空間,一齊討論如何增加信任感(依賴感)
.
🤳對方吐露自己脆弱的時候,以細細玲聽代替說教批評(依賴感)
.
🤳在彼此獨處的時候,跟有其他人面前,對待伴侶的態度一致(信念)
.
大家對於信任這種抽象的詞彙,是否有更清楚的認識了呢?
.
當我們在聽到”為甚麼要偷看我手機,難道不信任我嗎?”
這種對白時,可以心中浮現
“信任不是說有就有,是從你生活中種種面向慢慢的堆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