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面對人生突發事件-我們該如何與當下共處

面對人生突發事件-我們該如何與當下共處

 

諮商心理師  陳怡真

 

一次早上帶領線上靜坐團體,我在和學員們解說靜坐姿勢時,因為太投入而不小心將放在左腿旁邊的水杯打翻,杯內的水毫不猶豫地在瑜珈墊四處流竄更沾溼了書本,不到一秒鐘我感覺我的到褲子也溼了。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狀況有些錯愕,我覺察到當下腦海中浮現「褲子溼了怎麼辦?」、「書本會不會溼掉?」、「地板會不會積水?」。我該要讓這些的擔憂影響接下來三十分鐘的內心安寧?或者,在此狀況下和不舒適共處並且靜坐?


幾經掙扎下,我選擇後者。


於是,在帶領學員靜坐前,我快速將書本移開淹水處,而後將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並安穩地帶領學員完成靜坐練習。
然而,從混亂中找回平靜實屬不易,以下分享幾個簡單的靜心的練習:
1. 身體穩定
我們可以先決定一個讓身體能稍微穩定的姿勢,初學者可以從靜止的姿勢開始如坐著、躺著、站著都是可以的!
2. 找回對自我身體的注意力
將注意力從外向內感受,感受身體每個部位的狀態,如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慢慢的領受身體與周遭環境的真實接觸,最後將注意力聚焦於當下的呼吸。
3. 聚焦於呼吸
將注意力,溫柔的專注在當下的正在呼吸上,自然呼吸,並且感受「因呼吸帶給的身體感受及變化」(例如:吸氣時胸口的起伏)。

回到事件當下,隨著一分一秒過去,專注靜坐使我原本焦急的心情逐漸沉澱、平靜。當我開始專注於呼吸時才發現,溼褲子冰冰涼涼的感受,反倒在這種天氣還挺舒服的不會不舒適。靜坐結束之後,我檢視了書本,當中幾頁有溼了又乾的痕跡,也讓這本書有了不同的風貌。
人生中,我們隨時會有突如其來的意外狀況,在那些當下我們若能在當下感受內在,隨著抗拒之心逐漸沉殿,或許會發現事件的發生並沒有預想的糟糕。我們也在這些時刻,練習安住內在,提升生命的在應變動盪的韌力。

圖片來源:pe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