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國中生殺人事件後:為避免憾事再度發生,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上父母課程時,上課的家長問起了最近發生於新北市的國中生持彈簧刀殺人事件該如何處理,家長也不知道為什麼從少年觀護所收容出來的孩子能夠「馬上」回學校上課,同時也擔心不知道怎麼教自己的孩子在正義感與明哲保身之間進行平衡。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在校園中有孩子因故發生衝突與口角,其中一個男學生拿出預藏的彈簧刀刺向對方。被刺傷的孩子,當場血流如注倒地,並陷入昏迷,在搶救兩天之後在2023/12/26晚間宣告不治。此起事件令社會譁然,也令我感到非常遺憾,更令許多家長感到憂心。

 

「收容少年何以可以回校園?」心理師:除了譴責個人外,在事件前,少年所身處的系統還可能發生了什麼?

新聞報導中也指出刺傷殺人的孩子先前就曾因傷害案件被送少年法庭審理,今年5月才離開少觀所重返校園,而家長不明白的是為什麼這樣的孩子可以直接進校園?其實,「收容」屬於少年事件處理流程中暫時性處置的方法之一,當少年觸法被移送至法院後,法官會依照少年行為是否牽涉暴力性、侵害性、就學與否、少年家庭功能是否穩固、短期內是否可能密集犯罪、是否有保護需要等等,決定將之收容於少年觀護所或責付給法定代理人(通常是家長)帶回管教,收容與否取決於少年言行及日常表現具高危險因子,而法官的選擇原則上會以「責付」為優先,若是不能責付或以責付顯然不適當,才會命少年收容於少年觀護所進行身心評估及行為觀察,並提供鑑別報告。少年事件處理法規定於調查期間最久可以收容二個月,並可以延長一個月;審理期間亦同,所以收容結束當然可以直接回校園上課。

        傷人致死的男同學在5月收容結束重返校園,他一定就是在在學期間被收容,而此舉多少會引起同學注意(因為進少觀所需要剃光頭,同時會消失好長一陣子),因為這個新聞事件,這幾天我也看了許多媒體與社交平台的討論,大部份的意見都是要以更嚴厲的方式處罰加害者,同時也哀嘆少觀收容時間根本太短以致於孩子沒有變好就出來,才發生這樣的憾事。我不知道有沒有可能這個傷人致死的男同學在5月重返校園後就被標籤為「壞孩子」,而慢慢符合犯罪學的標籤理論,改變自我概念走向自我標籤之路。「標籤化」的處遇方式已被研究證實不但不會降低再犯率,事實上,犯罪學的標籤理論學家指出用監禁來解決犯罪問題,可能造成更多的犯罪行為之外,同時也容易造成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偏差,進而接觸更多的偏差同儕,對當事人與其家庭有污名化效應,也容易成為犯罪生涯的墊腳石,並升高反社會行為(Restivo & Lanier,2013;Selekman,1993)。

 

國中生的情感教育是關鍵,家長的以身作則、溫和引導很重要

        還要注意的是此次事件發生於國中校園,國中生因處於賀爾蒙分泌許多的狀態,較容易引發情緒,我關心事件雙方的前額葉發展,是否有被適切引導?前額葉是我們大腦的煞車系統,也是控制衝動的源頭,前額葉並非一出生就發展,而是隨著年齡的成熟,經過周遭大人的適當引導與示範而漸漸發展。換言之,有人終其一生前額葉都發展的很少,而家長如果要幫忙自己孩子的前額葉發展,除了需要對孩子的生理(例如:有的孩子有衝動的生理問題需要就醫)、心理發展有所理解之外,還需要自己以身作則常保情緒穩定,方能協助孩子的情緒煞車系統穩定發展。

        有正義感是好的,但我發現有許多人因為覺得自己所做之事是對的,就「理直氣壯」,但試問,當一個人雖然有道理而口氣是不好時,是否不容易達到糾正對方之效?因此,家長能以身作則,以「理直氣平」的教養方式與人際溝通,平時可以教導與協助孩子用角色扮演與討論的方式,「溫和而堅定」地進行任何表達,較不容易引起衝突。而學校老師可以協助孩子在有人違規時,示範理直氣平的方式,告知違規的一方,一方面做一個良好的示範;一方面也可以減少憾事。

 

        最後,我想跟此刻閱讀文章的您,分享泰戈爾的詩句: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

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爲你不知道,誰會藉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請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爲你不知道,誰會因爲相信你,開始相信了自己。」

 

   雖然這個世界有那麼多缺憾,希望還是能保持著原本的善良與力量,給予周遭更多的理解,幫助更多孩子遇見他生命的曙光。

 

 

【提醒】每個人所經歷的生活或心理議題背後形成之成因或解決之道皆不盡相同,故官網文章內容僅供建議與參考,當您需要個人化的幫助,建議考慮尋找專業心理師的協助。

 

👉預約諮商:陳意文 諮商心理師

 

圖片來源:pexels

 

參考資料: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964128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1227001131-260402?ctrack=    pc_society_headl_p02&chdtv

https://ja.lawbank.com.tw/pdf/05-%E9%99%A2%E6%AA%A2%E5%AD%B8%E7%BF%92%E5%BF%83%E5%BE%97-%E5%8F%B0%E5%8D%97%E5%AD%B8%E7%BF%92%E7%B5%84.pdf

https://vocus.cc/article/63f945a6fd89780001d35f30

Restivo,E., & Lanier.M.M. (2013). Measuring the Contextual Effects and Mitigating Factors of Labeling Theory. Justice Quarterly, 2015, 32(1), 116–141.

Selekman,M.D. (1993). Brief Therapy Solution with Difficult Adolesents.Guilford Press.